护工也要全员持证上岗!闵行区率先探索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

百度新闻   2023-06-18 09:39:16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达2.67亿,失能老年人超过4200万,对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呈现庞大且刚性的需求。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人口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然而,医疗、养老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护理服务,随着护理内涵的不断拓展,医疗护理员,即大众熟悉的“护工”,不仅应成为医护人员的好帮手,更应是未来养老行业的中坚力量。日前,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从闵行区卫健委了解到,为增加老年医疗护理服务供给,更好适应老龄社会需求,闵行区已率先开展医疗护理员的培训和规范管理试点工作。根据相关方案,至2025年底,全区范围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确保使用的医疗护理员均已在上海市护理学会认可的培训机构完成规范培训并通过考核,做到全员持证上岗。


(资料图片)

供需无法匹配,护工培训迫在眉睫

可以说,增加老年医疗护理服务供给,更好适应老龄社会需求,已是迫在眉睫的议题。截至2022年底,上海市户籍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数的36.8%,达553.66万人,其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与“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李劲坦言,在医疗机构,多样化服务的增多、无陪护病房的要求,也为医疗护理员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人数不足、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护工发展的最大问题。”

仁济医院原党委副书记程华丰介绍,仁济医院南院区团队曾对闵行区浦江镇若干医疗机构的护工进行过调研,结果显示,护工队伍学历低,初中以上学历的不到一半,约30%是文盲,护理理论基础几乎为零;绝大多数护工超过50岁,45岁以下的很少。疫情中,上海和全国范围内均有因护工个人防控疏忽而导致的传播,无疑敲响了警钟。

2019年,国家卫健委等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从国家层面设立了标准,让“医疗护理员”开始走向职业化和规范化。2020年,上海结合实际下发了相关工作要求,明确了护工培训和管理相关工作。同年7月,闵行区卫健委便率先携手仁济医院南院区试点了养老护理员规范化培训,首批对6家医疗机构授予了“养老护理员规范化培训基地”,这一由属地政府与医疗机构携手的模式,为养老护理员的职业化发展进行了有效探索,也为后续医疗护理员的规范化培训与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

破题“为证而证”,探索规范化培训

培训,离不开规范化、同质化的师资、教材与适宜的场地。2021年5月,闵行区经上海市护理学会审核,获批设置了医疗护理员培训考核点,2022年9月,区内有首家机构获得了医疗护理员培训资质。

其实,早在2020年7月,仁济医院南院区便牵头与融恒(上海)职业技能培训有限公司协作,成立了“闵行区养老护理员规范化培训指导专家组”,制定了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包括编写培训教程、组建联合师资团队、制作相关线上教学课件等,并创新提出了“分能级使用”。同年8月至12月,专家组试点开展了免费的护理员培训工作,388人取得五级证书资格、133人取得四级证书资格,更有学员在上海市医务工会主办的“首届上海市级医疗机构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决赛”中,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此后,我们在仁济医院南院区的5个科室推行了医疗护理员分级服务试点,80%的患者表示护工分级的探索有利于患者康复,月度考核的平均分也有所提高了,在岗率、稳定性、职业认同感也均显著提升。”李劲介绍。

从养老护理员到医疗护理员,闵行区的探索如今再跨前一步。专人专用的教材近期也新鲜出炉——根据中华护理学会大纲与本市卫健委具体细则要求,由李劲和上海市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庹炎联合主编的《医疗护理员规范化培训教程》今年5月正式出版,对职业认知、职业防护、权利义务、法律法规及按一般人群和老、妇、儿等人群为服务对象的照护内容均给予了详细规范。“我们希望能改变长期以来‘以培代考’‘为证而证’的参差不齐培训现状,让医疗机构护工真正成为一种职业,有明确的成长通道,成为患者病床前的贴心人,辅助支撑医护服务。”为此,李劲也呼吁,在政府部门、医疗机构、培训学校、护工公司等多方的合作下,希望尽快推进护工分级培训及薪资制度等政策研究,吸引、留住一批符合新时代需求的护理人才。

闵行区卫健委主任杭文权表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管理模式是闵行区精准对接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服务需求的创新,希望全面做好医疗护理服务业人力资源的供给与储备,为各层次护理提供有力保障。“下一步,我们将定期开展服务质量监督考核,不断调整完善相关制度,持续扩大医疗护理服务业人员队伍,最终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栏目主编:顾泳

本文作者:黄杨子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