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了了,一个闲来无事喜欢看推理小说的爱好者。推理小说发展到今天内容和体量都不算小,但是在国内还是一个偏冷门的东西,讨论度和热度并不算很高,所以我就抱着寻找同好以及推广的想法,决定更新这样一个专栏(同时也倒逼自己能坚持读下去书),为大家介绍一些个人心目中比较不错的推理小说,同时讲一些自己对于这些书的理解。
那么,这个专栏的第一期,就让我们从我最喜欢的推理小说作家(也是我认为推理小说发展到今天成就最斐然的一位大师)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处女作《斯泰尔斯庄园奇案》开始说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开始之前,先解释一下何为推理小说,以及其和我们熟知的侦探小说有什么区别。
首先我必须得说关于这方面的争执众说纷纭,以下说法也仅代表个人意见,但一般推理小说的爱好者(包括我)都会承认,大众了解最多,也是最有名的侦探和其对应的作品,是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但福尔摩斯的书和我们现在读的推理小说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区别在于福尔摩斯的书籍里读者是华生视角,而侦探福尔摩斯所享有的信息和读者并不对等,决定性的证据往往等到案件被福尔摩斯华丽丽的解释之后才会真相大白。一般的读者这时候会惊叹福尔摩斯的过人才智“这么复杂的案子一下就解决掉了”,但也不乏聪明的读者会提出疑问“如果早点将这些信息交给华生(读者),他们能更快找出凶手也不一定啊”。而随着1928年美国著名侦探小说家范达因发表《侦探小说二十准则》,“公平”二字便成为当世和后世推理小说作家和读者们共同的信条,“只要你够敏锐,波洛和奎因这样的名侦探也不能比你更早发现真相”,对于读者来说这无疑是极大的吸引。而对于作家们,如何让读者被自己的诡计所迷惑,输得心服口服便成为了他们重点考虑的问题,不过也有作家偏偏反其道而行之,甚至大张旗鼓地挑战读者(说的就是你,奎因)。虽然范达因的很多其他准则在今日看来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但是公平二字毫无疑问已经深入人心,而这也是为什么我没有选择福尔摩斯系列进行介绍的原因,从这个角度来看其更偏向于侦探小说和冒险小说而非推理,不过后期我应该还是会拿福尔摩斯探案集里的一些手法和案件思路进行分析的。
ok,言归正传,让我们开始今天的作品介绍,让我们回到梦开始的地方,看看波洛和黑斯廷斯的第一次携手破案。
“斯泰尔斯庄园的女主人英格尔索普太太掌握着财政大权。某日凌晨,她在自己的房间里毒发身亡,而房间的三个门都是从里面锁上的”
“侦探波洛在调查此案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系列疑点,但最大的疑犯——英格尔索普太太的丈夫却有不在场的证据。最让波洛感到头疼的是,庄园里的每个人都似乎隐瞒了什么”
ok,这就是阿婆最经典的模式(封闭环境+固定嫌疑人),我们可以看到阿婆在她的第一本作品里便为以后打下了基调。整本书采用黑斯廷斯的第一视角,故事开始,从前线返回正在度病假的小黑碰上了老友约翰卡文迪什,也就是死者的大儿子。约翰邀请黑斯廷斯去斯泰尔斯庄园度假,并跟他谈到了母亲卡文迪什的意外再嫁(他的父亲多年前已经去世),再嫁的对象是一个极其讨厌的男人——阿尔弗雷德 英格尔索普,这个男人是家中管家伊芙琳 霍华德的远房亲戚。而对于他的到来,家中几乎所有人都毫不掩饰对他的敌意。
小黑跟着约翰来到斯泰尔斯庄园,见到了他的妻子玛丽——一位神秘迷人的女人,见到了辛西娅,寄人篱下的女孩儿,卡文迪什太太老同学的女儿。见到了讨厌的英格尔索普,见到了富有正义感的霍华德小姐,还见到了约翰的弟弟,忧郁的艺术家劳伦斯,以及一些家族外的人物,比如神秘的药物学专家包斯坦医生,传言他和约翰的妻子玛丽私下有说不清道不明的交集。
小黑来了不久庄园就发生了矛盾。霍华德小姐因为阿尔弗雷德的事情与卡文迪什太太大吵一架。霍华德小姐警告卡文迪什太太当心英格尔索普,说他已经跟某个农场主的太太私下你来我往,并且预测卡文迪什可能被他“杀死在床上”。
毫无疑问的,卡文迪什太太完全没有听进去霍华德小姐的建议,于是霍华德小姐只能离开庄园。但在离开之前她找到了小黑,并真诚地希望小黑可以盯紧英格尔索普,防止悲剧的发生。但即使是此时的黑斯廷斯,也没有预料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好,那么好,我们接下来就来到了谋杀发生的那两日,七月十六至七月十七。不过在谋杀发生之前,我们的小黑见到了老朋友赫尔克里 波洛,二人的第一次携手探案也就从这里开始,伟大侦探的传奇故事,黄金搭档的珍贵友谊,一切的一切,都从斯泰尔斯庄园出发。
黑斯廷斯带着波洛回了庄园,和小黑重逢老友的激动不同,卡文迪什太太不知为何显得格外烦躁,并让女仆在自己的房间生火,玛丽也显得格外焦躁痛苦。晚饭时包斯坦医生的不期而至,更让庄园的氛围变得紧张古怪起来。不过在晚饭后,英格尔索普和包斯坦医生一同离开了庄园,大门也被紧锁。
半夜,小黑被劳伦斯吵醒,得知卡文迪什太太急病发作,可此时她的房间却被牢牢从内锁住。众人好不容易强行撞开门后,对痛苦的卡文迪什太太也无计可施,直到包斯坦医生到来,但已经为时过晚,卡文迪什太太直到死前仍大声呼唤着丈夫的名字。此时医生对卡文迪什太太死亡前出现的症状表示怀疑,并且要求进行尸检,毒杀的迹象已经渐渐浮出水面。
自然而然地,小黑拉上了住在附近的波洛来调查此事。波洛在调查了房间的情况后提出了六个疑点,并在炉子中发现了遗嘱的碎片。
接下来就是阿婆作品中常见的询问环节,波洛和小黑先后问了家里的佣人,了解了基本情况。然后律师为家里人讲述了遗产分配等诸多问题,尸检结果证明卡文迪什太太死于士的宁中毒。但此时案件仍然迷雾重重:毒药是如何被死者服用下去的?卡文迪什太太晚饭时喝了咖啡,可毒药如果在咖啡里那发作时间过晚不符合一般规律;房间里有残留的可可但是并没有从中发现毒药,且士的宁苦味很强,溶于可可后无法下咽;死者生前服用的补药里面含有士的宁但是剂量远不致死。药店老板指认英格尔索普曾经前去购买士的宁却被否认,如果不是他那么是谁假扮了他去购买毒药?
英格尔索普几乎难逃被指控的命运,然而波洛却坚定地认为其无罪,与此同时也不断有证人为其提供不在场证明,然而从动机来说家里几乎所有人都希望卡文迪什太太死亡并能从中获益,真正的凶手到底是谁?凶手又是如何犯下这起案件的?
到这里书的前半本内容我就介绍完了,对于没看过这本书的读者们,相信在看完上面的介绍后也能对这本书的大致内容心里有数,也有利于决定要不要看这本书。个人的意见是,这本书从质量上来说不算阿婆作品里最顶尖的一档(罗杰无人生还abc尼罗河东方快车等),但绝对是一本水准之上的作品,人物塑造也比较生动,虽然出场人物很多但是人名并不算难记(刚入门的读者们一定能懂刚开始看外国小说时记人名的痛苦),加上有第一案的情怀加分和与最后一案的呼应,总体来说是一本不得不看的作品,那么至于要不要放到第一本入坑呢,emmmmmmmmm个人意见是如果之前一本推理小说没看过的话那么还是去看abc谋杀案或者罗杰疑案吧,如果有一定推理小说基础那么这本书第一本入也没什么问题,按照顺序阅读会对波洛和小黑的人设印象完整一些。同时这本书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点就在于小黑的情感挫折,爱而不得的曲折经历,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到黑斯廷斯这个人物塑造的绝妙之处,阿婆从第一起案件就把波洛和小黑的特点完整地展示在读者面前与福尔摩斯和华生区分开来。不过小黑也不要哭泣,你的爱情马上就要来了。
下面的内容是写给看过这本小说的读者,没看过的读者可以先收藏这篇文章,等读完这本书后再回过头看。先预告一下,下本介绍《高尔夫球场之谜》。
分割线----------------------------------------------------------------------------------------------------------------
-------------------------------------------------------------------------------------------------------------------------
--------------------------------------------------------------------------------------------------------------------------
剧透版:看过阿婆作品比较多的读者应该能感觉的到,这本书的凶手设定其实是阿婆最常用的模式之一,个人喜欢叫它“最明显的嫌疑人即凶手”模式。在这种设定下的作品,凶手往往是第一个被怀疑,动机最明显,收益最大的人。后两点也许不一定满足(有时候动机会被隐瞒),但第一点往往是满足的,本书的凶手英格尔索普也是如此。而且这类设定下凶手有时会作出不可思议的愚蠢行为,比如此书里面霍华德假装英格尔索普大摇大摆去买药的行为,表面上看是祸水自引,实际上是打了反逻辑,还顺便起了一个栽赃的效果。这里也可以看到阿婆设置谜团的喜好,她很喜欢打反逻辑,但很少有反逻辑打一次以上的,有的作家喜欢反逻辑连续打两三次甚至更多,制造多次反转,但实际上反转多了反而回来了,变成一个“你猜我猜你猜不猜你怎么想”的正着说反着说都能说的这样一个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纯逻辑学博弈,这一点我认为阿婆是做的比较公平的。
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就是双凶手的设计,这在阿婆的其他作品里也不多见(稍微内涵一下某本吧,阿婆有意要设计两对阴谋家呼应是吧),不知道有多少人忽略了开头藏的一句霍华德和阿尔弗雷德是亲戚这样一句话?至少初次看完这本书的我在结尾看到波洛的一句“毕竟他们是亲戚”时是疑惑+捶胸顿足的,直到在写这篇书评前我才仔细地找了一下发现开头确实是提到了,但这也让我很是为难:到底书评写不写这句话呢?写的话好像就指向性比较明显了,不写的话......emmmmmmmm.......怎么对的起开头说的“公平”二字呢?最后还是决定写。我想阿婆可能当年也面临跟我一样的困境吧,要是不设定他俩是亲戚那动机没法说得通了,要是反复强调的话那正常人都会觉得霍华德对阿尔弗雷德的敌意有所突兀吧?搞不好弄巧成拙,所以干脆在开头藏一句话。至于这种手法我不能说不好,但也没什么办法给高分,毕竟阿婆的心思多少有点遮遮掩掩。个人认为这也是限制这本书的地位的一个点吧,另一个点其实就是从手法上来看其实整个案件没有很新奇的构思,所谓密室也完全不成立,毕竟是毒杀,稍微经验老到一点的读者也能反应过来什么不在场证明啊密室啊都没啥用毕竟凶手完全可以提前下药。以及那个7和17的解释,有多少读者是只看翻译不看原文的?至少我当时是完全没在意(这种东西是真对国外读者不友好)。不过对于现场种种细节的布置和解释我觉得还是很严密并且有说服力的。但总体来说疑点还是靠着咖啡杯这样一个误导以及约翰被抓之后波洛半吞半吐的语言吊着,然后包斯坦医生这种间谍被捕的情节个人觉得也过于牵强,属于前期人物疑点广泛撒出去之后发现动机不够使了,最后找了一个这样的原因回收了伏笔,不过也没什么办法吧,不能算减分项。
最后有一个最大的bug,也是笔者一直想跟别人讨论的一点,就是最后指认凶手的三张纸片,个人认为当时凶手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它吃掉,什么战时没办法烧所以只能撕成小纸片的这种解释个人感觉过于荒谬,一张信纸吃到肚子里也花不了多少时间,更何况还没写完嘞,他可是有足足五分钟啊!这个bug让我一下子就对这本书凶手落网的方式不满意了起来,你就算借鉴一下隔壁马普尔钓鱼执法也行啊(doge),想必当时阿婆也没想到更好的方式,整个案子线索并不很多。
对这本书的总体评价就这样,满分五分的话我可以给吧,有情怀有想法有误导,就算是老读者想把两个凶手全猜出来也不容易,需要一点细心和观察能力。
下一本咱们说《高尔夫球场命案》,来看看小黑是如何追求到自己的爱情的。
感谢能读到这里的读者!有兴趣的话可以点个关注支持一下,后续还会更新很多作家的很多作品,也希望找到更多同好一起讨论推理小说。如果对我的看法和书评有什么指正,也欢迎私信或者在评论区指出,期待大佬的高见。
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