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科学(3)—量子力学 讯息

哔哩哔哩   2023-03-07 17:50:19

量子力学是20世纪物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是研究微观粒子和其运动规律的理论。相比于经典物理学,量子力学更加准确地描述了微观粒子的行为,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神奇的现象,如量子纠缠、量子隧穿、量子纠缠等。本文将从量子力学的背景、发展历程、基本理论、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量子力学的背景


【资料图】

20世纪初期,经典物理学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探索微观世界时,经典物理学却无法解释和预测粒子的行为,尤其是光的本质问题一直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的现象提出了一个假设:能量的辐射是离散的,即能量只能以一个个固定的量子形式辐射出去,这个假设被称为“能量量子化假说”。

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在普朗克的量子假说的基础上提出了量子化条件,即电子在原子中只能占据一些特定的能级,这样才能稳定存在。这就是著名的“玻尔原子模型”。

1915年,爱因斯坦在他的一篇论文中提出了光电效应理论,他发现当光照射在金属表面时,会产生电子的发射,但这种现象无法用经典物理学解释。爱因斯坦的解释是,光子具有一定的能量,当光子的能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将金属表面的电子从原子中抽出来。这就揭示了光子与电子之间的本质联系。

这些理论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量子力学的发展历程

创始阶段

创始阶段是量子力学发展的最初阶段,主要包括普朗克的能量量子化假说、玻尔的原子模型和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理论。

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问题时,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的假说,即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以粒子的形式存在,称为“能量子”。这个假说引起了物理学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了量子力学的基石。

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根据能量量子化假说提出了原子模型。他认为,原子由一个中心核和若干个电子组成,电子在核外绕行的轨道上只能具有一些特定的能量值,电子在轨道之间跃迁时会放出或吸收一定的能量,这就是光的发射和吸收现象。玻尔的原子模型解释了氢原子的光谱,为后来的量子力学研究提供了基础。

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电效应理论,他认为光是由许多离散的能量量子组成的,而不是传统的连续波动。他的理论在实验证实后得到了认可,这表明能量量子化假说的正确性,也为量子力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现代量子力学的建立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量子力学经历了创始阶段到现代阶段的转变,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波恩、约旦等人建立了现代量子力学理论框架。其中最著名的是海森堡的矩阵力学和薛定谔的波动力学。

矩阵力学是一种数学表述方法,它用数学矩阵来描述物理系统的状态和变化,它在处理量子力学中的微观系统问题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薛定谔的波动力学则是另一种数学表述方法,它用波函数来描述物理系统的状态和变化,更直观地展示了量子力学中的微观粒子的行为。

这些理论极大地拓展了人们对于物质本质的认识。例如,矩阵力学揭示了物理系统的不确定性原理,即无法精确地同时测量粒子的位置和动量,因为这两个物理量是相互依存的。这个原理违反了牛顿力学的经典观念,它揭示了一个全新的物理世界,即微观世界的统计规律和不确定性。

同时,量子力学的出现也引发了哲学、文化和宗教等领域的思考和探讨。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引发了人们对于自由意志、确定性和随机性等问题的思考,而波粒二象性和量子纠缠等现象则引发了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本质、虚实关系和真相等问题的探讨。

值得一提的是,量子力学还促进了一些技术的发展。例如,量子计算机和量子通信等技术,基于量子力学的特性,可以实现比传统计算机更为高效的计算和更为安全的通信。这些技术的发展将对于未来的信息产业和国家安全产生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量子力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知和探索。它不仅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对于物质本质的认识,也引发了哲学、文化、宗教和技术等领域的思考和探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