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再睿 通讯员 曾梅英 江先梅
(资料图)
8月8日-9日,“动感竹海∙绿野广宁”2023年广宁县传统武术醒狮大赛暨传统技艺非遗展演在广宁县体育馆举办。作为广宁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传统武术醒狮(山狮)大赛暨传统技艺非遗展演活动,吸引了全县15个镇街的90多支传统武术、醒狮队伍,2000余名“武林高手”齐聚一堂,交流武术。精彩的技艺表演,再次激发广大市民群众学武、练武强身健体的热情,传承“敢为人先、脚踏实地、灵活变通、和合互信”的武术龙狮精神,进一步擦亮广宁“中国武术之乡”品牌。
精彩赛事 汇聚八方“高手”
随着比赛号角响起,“雄狮”们来到了舞台,跟随着鼓点,看、站、走、跑、挠、舔及高台旋转,灵活地在空中腾跃……这边舞狮表演正酣,那边传统武术的舞台上,刀枪铿锵作响,各路拳术虎虎生风。赛场上,武术健儿们个个精神抖擞,拳打脚踢、刀枪剑棍样样精通,南狮山狮栩栩如生,为大家献上一场精彩绝伦的武术醒狮盛宴。
据悉,比赛设置传统武术、传统舞狮(南狮、山狮)、南狮鼓乐三个项目。参加比赛年龄最小的运动员5岁,最大的运动员75岁。
活动邀请了肇庆市领导,中国武术协会,中国龙狮运动协会以及省市武术协会、龙狮运动协会,广州体育学院等单位领导、专家,佛山市民间武馆负责人,在广宁投资的客商代表,广宁商会会长,杰出乡贤等,积极打造一个交流学习平台。
传承创新,千年武术醒狮迎来新发展
广宁作为广东省目前唯一的“全国武术之乡”,多年以来,这是每位广宁人引以为傲的事。在广宁成长起来的每个人,从小到大通过耳濡目染,对武术、龙狮具有很深的情怀。据考证,广宁地区早在2000年前已有习武活动,至道光年间,广宁本地人考取武举人有12人之多,武秀才者众。作为岭南武术发源地之一,广宁县具有底蕴深厚的武术文化。广宁南狮的传统狮、高桩狮,在国内国际比赛中屡获佳绩。目前,广宁有武馆30多个,武协会员达6000多人,龙狮队有800多支,练习武术达17万人,占广宁人口的30%以上。广宁武术历史辉煌,人才辈出。据不完全统计,广宁为国家队和广东省队输送了50多名优秀武术运动员,有35人次出国传授武术和表演。在全国及洲际级武术比赛,广宁籍运动员共获得奖牌650多枚。
在醒狮赛的项目中,除了设置传统的南狮,还首次增加了广宁特色的山狮项目。该项目相传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现流传于广宁北部的螺岗、北市、赤坑、江屯等镇。目前广宁地区有200多支山狮队伍,山狮虽然四次登上了中央电视台,也进入了人民大会堂表演,但只限于表演,不能开展竞赛。为了推动山狮更好发展,这次比赛首次设立山狮项目,邀请国际国家级龙狮专家以及中国一级作家、市非遗专家组成的策划团队,制订了《肇庆广宁山狮竞赛规则》,这是全国非主流狮艺的首创,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通过制订山狮竞赛规则,不断推动山狮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从此以后,山狮结束了只能表演不能竞技的困境,终于可以与主流狮艺出现在竞技舞台上。
全民参与 擦亮武术之乡名片
在日常,广宁市民群众积极参与武术锻炼,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既满足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要,也让他们保持更加健康的身体和昂扬的精神。本次赛事为习武爱好者搭建优质赛事平台,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通过展示广宁武术、山狮等优秀非物质遗产文化,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习武活动,推动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
近年来,广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武术和龙狮运动发展,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力实施广宁武术振兴计划,积极推进体育强县、健康广宁建设。持续投入1.5亿多元,筹划建设了体育馆、武术馆、武术公园、武术健身广场、武术文化展览馆等武术全民健身公共设施,逐步推行公共武术设施、健身设施的免费、低收费开放。支持传统武术等体育运动项目和新兴竞技运动项目建设,积极申(承)办省级以上高水平武术赛事,不断擦亮“全国武术之乡”品牌。据了解,在2023年,广宁县以“动感竹海∙绿野广宁”为主题,先后举办了春节龙狮大巡游,古水河徒步大会、竹海200公里骑行等“体育+”“武术+”品牌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依托广宁水文景观、森林生态、红色文化、武术文化等资源,全面整合体育+旅游等旅游新产品,围绕共建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魅力竹乡。进一步促进经济、文化、旅游等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广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升全县的文旅产业竞争力。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责编 | 冯小静校对 | 周勇